台劇/模倣犯-真相會找到回家的路

原著小說分為上下二集,十分的厚

我其實不怎麼看台劇的,不過身為推理小說迷,宮部美幸的模倣犯我書櫃上當然有一套,而且拜讀了不只一次,對我來說是重要巨作的推理小說台劇翻拍了,不看好像說不過去。看完後,我發現看台劇我老是不太滿意的原因,好像是因為它講中文......,因為用了我熟悉的語言,所以我很容易挑出演員唸台詞的毛病,搞不好韓劇也是有這樣的問題,只是因為我聽不出來罷了~

故事

模倣犯是連續殺人犯罪故事。宮部美幸是社會推理派大師,故事自然不是著重在解謎,而是在犯罪心理、被害者家屬心境以及媒體等社會議題,既然是小說翻拍,故事架構自然沒有甚麼問題,但看過小說就知道,這本小說是以上下二集,二個不同視角述說故事,所以看之前我還擔心了一下,本劇要如何呈現,但本劇敘事流暢,算是相當完整的將原著呈現。不過看翻拍的問題就是,我已經知道故事結局了,所以對我來講沒有猜兇手的樂趣,但如果是沒看過小說的人,後段的反轉應該還是可以看得很過癮的。接在災後調查日誌之後看,會覺得本劇檢警怎麼這麼不濟,如果在災後馬上就是CCTV全部看一遍、相驗屍體找兇手DNA,被災後洗腦之後,不太相信殺了這麼多人之後兇手會沒留下證據,不過其實真實狀況可能更接近本劇的情形,畢竟災後光分析土壤就可以找到兇手這件事也未免太過神了~~

對於對白倒是有一點點的小意見,就是有點過於文謅謅的,有些對話好像太想要說出甚麼金句之類的。這是整個劇的設定問題,有種硬要全部都講國語的感覺,有許多角色,我認為應該講台語會比較生動,最明顯的就是阿西演的宮廟主委,阿西演技當然很好,如果這個角色讓他講台語會更棒,劇中其實他有講了一句台語,那句台語在那個情境真的就是恰如其分的適合啊~

演員

男主角-吳慷仁飾郭曉其檢察官

這是一個痛苦又壓抑的角色,我台劇看太少,不太清楚吳慷仁的類型,感覺他很適合這個壓抑的郭檢,這就是演得好的證明吧。這劇其實一眾演員演技都很佳,太多厲害的角色,男主反而不算讓我特別印象深刻。以金鐘獎入圍名單來看,另一男主入圍者姚淳耀,我印象更深刻,因為跟他不熟,他一出場我就懷疑了這位本來就是記者嗎?怎麼講話可以這麼像記者啊!也因為有比較就有傷害,本來對於林心如演的女主播沒甚麼意見,相較之下就覺得,講話沒那麼像主播,主播講話好像應該要再快一點、再犀利一點。

女主角-江宜蓉飾小路記者

這劇算有女主嗎?勉強說的話,貫穿本劇的女性角色算是小路記者吧!女主路記者的演技真的讓我一路忍耐啊~我因此第一集看完後(因為第一集路記者的戲份特別多),棄劇棄了一陣子,後來真的劇荒才又打開來繼續。我還因此查了一下這位演員是誰,她真的是在念台詞ㄟ,倒也不是說演記者口條就要多好,而是她把台詞說的好不自然啊~就是一般人也不會這麼說話的。

無差別殺人之檢討被害者

就如同原著小說一樣,前半部相當著重被害者家屬的心理情境,對於被害者本身倒沒有過多描述。很有趣的是,當被害案件公諸於世時,就會出現檢討被害者的聲音,為什麼呢?我想是因為無差別殺人,對於一般人心理上的衝擊,讓人急於找出被害者到底做錯了什麼?唯有找到被害者的錯誤,你才可以安心的告訴自己,你不會成為被害者。想來其實是一個可理解的心理現象,不過在媒體氾濫的社會環境中,這樣的聲音很容易毫不留情的進入被害者家屬的耳裡,並造成被害者家屬的二度傷害,特別是現在網路資訊流通快速,任何人都可以任意發表自我言論的社會下,更是如此。模倣犯是宮部美幸於2001年的作品,22年前是媒體興起百花齊放的時代,22年後的現在則是網路媒體更加難以控制,此議題已經非僅媒體自律的問題了。

台劇/模倣犯-真相會找到回家的路

全劇最有智慧的角色,阿西演得真的好!

整體而言,模倣犯不管在畫面、演員、敘事各方面都相當不錯,我算是相當快速順暢的就追完(第二集之後...)。對於喜歡懸疑推理劇的人來說,值得一推!

「黑暗不會消失,我們所能做得是用更多的光與溫暖去平衡。」

看完模倣犯之後,網飛自動幫我跳出了想見你,沒想到我看了之後發現竟然看到了電影版(哈哈....),不過電影版引起了我對於影集本身的興趣(因為電影版礙於篇幅,實在講得太不清不楚了...非影集粉絲實在不建議直接看電影版),所以現正追想見你(影集版)中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模倣犯 2023台劇 吳慷仁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 am who I am 的頭像
    I am who I am

    刀刃上曼舞的人

    I am who I 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